“圣人就是圣人!”
圣人咀嚼着这句话,虽然只有六个字,但他却无比愉悦,“他果真这么说?”
常内侍垂手站在一旁,恭敬的回道,“回禀陛下,暗探说她亲耳听到,应该不会有错。”
想了想,常内侍又道,“暗探还上报,说秦国公爷在正院的时候,经常跟王氏提起当年圣人对他的恩德。”
“言辞之间充满感激,丝毫没有作伪。”
常内侍太了解圣人了,知道他此刻对秦国公爷的好感度、满意度达到了顶峰。
秦猛这人,或许那些贵人们看不上他,但宫里的内侍却都极喜欢他。
因为他出手阔绰,对内侍也没有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鄙视、轻贱。
尤其是像常内侍这样,在圣人身边伺候了好几年的心腹,秦猛对他更是各种亲近。
哪怕是在人前,秦猛也从不避讳的跟常内侍勾肩搭背,为此,他还曾被御史弹劾过。
弹劾过后,人家还是如此,用秦猛的话来说,都是圣人身边的人,分什么高低贵贱?
就是那些大臣,难道就真的高贵,哼,一个个跟圣人表忠心的时候,也都说过愿效犬马之劳啊。
都是圣人跟前的狗,谁还比谁高贵不成?
这话,幸好没有传出去,否则秦猛定会被那些文臣追着弹劾。
但常内侍听了,心里却十分熨帖。
对啊,都是靠着圣人吃饭,大臣也好,内侍也罢,本质上都一样。
因着这番话,常内侍从心底里把秦猛当成了“自己人”,所以,只要有机会,他就顺势帮秦猛刷一刷好感度。
当然了,常内侍这般也是锦上添花,因为他知道,秦猛对圣人绝对忠诚,而圣人对秦猛也是十分信任。
人家两人的感情,就是他这个贴身内侍也比不上。
果然,就见圣人的表情愈发和煦,似乎陷入了某些回忆当中。
“……去年夏天,朕去北地狩猎,路上遭遇了刺杀,禁军都没有反应过来,是秦猛第一个冲到朕的身前。”
圣人忽然开口,却是提起了一桩陈年往事,“那次不是秦猛首次救驾,却伤得最重。浑身都是血,朕都不知道他挨了几刀,可他硬是撑着,直到援军到来。”
常内侍沉默,因为他知道,这个时候不易插嘴。
“援军来了,朕安了,他也倒了下去,整个人都成了血葫芦,一群太医救了好几天才把他从阎王殿抢回来。”
“昏迷之际,他还口中直呼‘阿兄、快走’!”
说到这里,圣人都禁不住语气中带了些许哽咽。
轻咳了一下,压下了那股酸楚,圣人又道,“事后我骂他傻,他却瞪大眼睛回了句‘您可是阿兄啊’!”
圣人太明白秦猛的言下之意了,定是在说,“我不救你,救谁?”
那般的理所应当,那般的天经地义,仿佛保护阿兄就是秦猛活着的唯一使命。
而这句话,跟“圣人就是圣人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圣人也沉默了,他似乎还在追忆往昔。
见此情况,常内侍试探的附和了一句,“秦国公爷对圣人,确实是毫无保留、忠贞无比啊。”
圣人缓缓点头,又细细看了看几份报告,喃喃的说了句,“我救他与困境之中,他感激我,我也喜他知恩图报。只求将来我们君臣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那份感情,他不负我,我定保他一世安稳、代代富贵!”
听到这句呢喃,常内侍竟有些羡慕秦猛了。
有了圣人的这句许诺,只要秦猛不作死,他就仿佛有了免死金牌。
圣人活着,秦猛富贵安康。
就算圣人驾崩,估计也会留下什么遗诏,让后继之君好好照付秦猛这些忠心的老臣子。
果然,常内侍的猜测没有错。
二十年后,圣人因病驾崩,当着群臣的面,亲口表示让太子继位,并拟定了几个顾命大臣辅佐。
顾命大臣的名单里,并没有位高权重的秦猛。
有些人还有些不理解,明明这些年里圣人最重新这厮,就是跟秦猛同期的马忠等人都没有他显赫。
怎么到了关键时刻,圣人又把秦猛踢了出来。
但,有些狡猾似狐的老臣却看出了些许端倪——圣人是真的宠信、疼爱秦猛这憨货啊!
因为老臣们心里清楚,从古至今,顾命大臣就没有几个好下场的。
有些顾命大臣是大权在握,被权力催生出了野心,自己作死。
有的哪怕没有野心,但新帝急于夺回实权,早晚会跟顾命大臣发生冲突。
但不管什么情况,顾命大臣想要在新帝手里身而退,几乎不太可能。
圣人不把秦猛放到顾命大臣的名单里,绝对是对他的保护。
就在几个老陈暗搓搓的琢磨的时候,圣人艰难的将身后事都一一交托给皇后、太子。
正事交代完,朝臣们便开始有序退出。
结果,群臣还没有离开大殿,圣人又拉着太子的手,说了临终前最后一句话,“秦、秦猛性鲁莽,但赤子之心,只要他不谋逆作乱,还、还望太子好生照拂与他!”
太子已经哭成了泪人,听到父亲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