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。

现在明显不是让他们见面的时候,万一他们串联,那岂不危险了?

很快,陈恪和汤和坐在了厅中。

刚坐下后,陈恪便主动道:“信国公,怎么看?”

汤和的心思有必要搞清,只有搞清楚汤和的心思,才知晓他们是合作,还是去各抒己见去。

陈恪问的嬉皮笑脸,汤和倒是回答的认真,道:“我倒是觉着何达的这个方式可以一试,现在虽很多所谓张士诚余党都已归降了,却也还有好多负隅顽抗的,这些人个个都是亡命之徒,才是最难搞的,我们若分兵对付这些人和倭寇怕是会应付不过来。”

这些人很多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,熟悉当地的地形,他们若是与倭寇达成合作的话,朝廷怕是会防不胜防。

所以,若从大局考虑,还得是找何达合作,他们两方一齐出力,彻底解决了那些盘踞于外的那些所谓张士诚余党以及倭寇。

既然英雄所见略同,那一切就都好说了。

陈恪微微一笑,毫不掩饰地道:“真巧,我也是想的。”

之后,以汤和和陈恪两人的名义,直接给老朱上了道奏折。

奏折的内容很简单,说了何达主动寻求合作之事,想请老朱给他们道赦免旨旨意,赦免那些逃亡海外的张士诚余党。

何达还在那里等着了,也由不得他们与老朱翻来覆去的传唤旨意,直接一门心思把他们的想法说与老朱。

老朱那人执拗起来还真就执拗的很,虽说他们已把意思表述明白了,但若老朱不同意的话,那他们还真就没什么办法的。

等了几日时间,老朱的回旨终于到了,其他人的能免,但唯独何达不能免。

何达曾为张士诚的幕僚,在张士诚与老朱交战期间,没少给张士诚出谋划策。

虽说张士诚在老朱面前并不占什么优势,但总归也是有大明兵丁死在张士诚手中的。

自是不能轻易绕过何达的。

再怎么说,也总归是得给死在张士诚手中的大明将士一个交代的。

对此,无论是汤和还是陈恪都没办法多劝。

虽说是两军抢地盘,也没什么谁对谁错,但像陈恪连大明开国都没见识过之人,有些哪有什么资格替那些大明将士原谅何达。

接到老朱发来的回旨,汤和道:“此事先别与何达细说,等事情彻底解决了,再说吧。”

何达虽已做好了准备,但若知晓自己在完成此事后就会性命不保,潜意识之中就会出现拖拉不前的举动。

汤和出言,陈恪并未拒绝。

随后,汤和喊人把何达寻了过来。

何达刚一走近,汤和便笑着道:“陛下同意了。”

汤和开口后,何达并未问及自己,只道:“这便好,朱重八已贵为皇帝了,应是不会赖账的。”

说着,何达便介绍了几地所谓张士诚余党以及倭寇的情况。

知道情况只是其一,怎么出兵才是关键。

何达能做到被张士诚所信任的幕僚,也总归是有些本事的,在把几路人马的情况介绍完毕后,随后又马上介绍了自己的排兵布阵。

看来,他在过来的时候便已对这些东西胸有成竹,把该想的东西都想到了。

只不过,何达安排了自己的人去对付倭寇,这倒是让陈恪意想不到了?

陈恪诧异中,何达随之又道:“我方皆是些年近半百之人,可用青壮也就百余人,战斗力弱,只能交战于力量相对薄弱的,那些力量强悍的,我方怕是不敌。”

不敌还与倭寇交战?

陈恪诧异中,问道:“你的意思是,那些倭寇战力还不如从陆上逃出的那些人?”

当着何达的面,陈恪也得不好再一口一个张士诚余党叫着了,极有必要换个称呼的。

陈恪开口,何达回了真是情况,道:“若单论单兵对抗的话,肯定是倭寇要强的。就倭寇手中那倭刀,对付起来就不易,可若放于整体上,倭寇不见得比那些人敢豁出命去的。”

那些人都是被逼无奈的亡命之徒,他们非常清楚,他们若束手就擒。

一旦回到大明,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,为了活命,他们不得不豁出命去负隅顽抗。

那些倭寇就不一样了,他们到达大明沿海,只为谋求更好的生活。

若碰到强烈抵抗,他们只会把性命放于首位,绝不敢硬拼的。

既如此,这样安排到也不是不行。

既然是双方联合出兵,也就不能出现一方一味送人头之事。

一方人头送的太快,势必不会对交战的敌人有所牵扯。

如此情况下,所有的重心只能是都偏移到另一方之上。

所以说,在与何达联合出兵的时候,给何达安排的敌人不能太强悍的。

他们的力量若是不足以解决这些敌人的话,也就只能是从沿海的卫所来调了。

更何况,官军对贼天经地义,何达若对付那些逃亡出去的人可就名不正言不顺了。

而且,何达若能帮着大明抵抗倭寇,也能为自个儿捞取些功绩。

如此一来,也有利于他们上岸之后的日子。

不管怎么说,何达只要愿帮忙就成。

“江宁侯,神机营这次来带的火药若有富裕,就拿给何军师一些,说不准能够派上用场的。”

所谓疑问不用,用人不疑,汤和倒是大气。

现在双方已达成了合作,能支援些也应是支援些的,或许还会有利于他们之间的合作。

汤和开口后,陈恪回道:“我去问问许英光吧?”

老朱只把神机营暂时借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